第(3/3)页 一般情况下,康熙每到秋天之时,都会去热河的木兰围场。 木兰秋弥(xian,三声),其实和德川家康搞出的参勤交代制度,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勤交代制度之下,每一位亲藩大名、外样大名和谱代大名,他们一生中一半的时间住在都城江户,另一半时间住在他们的领地。 通过这种方式,大名们维护藩内居所还有他们在江户的居所的巨大费用以及高昂的路途花费,都需他们自己承担,这成了间接征税,极大的削弱了他们的财力。 木兰秋弥,除了锻炼八旗的骑射技艺之外,就是皇帝每年都要召见蒙古的诸位王公贝勒和台吉。 具体而言,康熙勒兵北上,鼓励蒙古的王公们修庙,鼓励蒙古青年当和尚,控制住各部的人口规模。 同时,抓了不听话的蒙古贵族,杀了极不听话的王公,奖赏听话的台吉。 不管怎么说,鞑清干翻了准噶尔国之后的一百多年里,蒙古诸王再无大的反叛行动,被控制得极好。 到了民国时期,甚至有了僧王薨,大清亡的说法。 僧王者,僧格林沁也。 客观的说,僧格林沁的几万蒙古铁骑,是晚清朝手头最后一支完全掌握的正规军了。 玉柱又被找回来了,但是,诺罗布并没有让他马上登上三楼,去见皇帝。 “兄弟,且等着吧。”诺罗布不好明说,玉柱却已经听懂了其中的弦外音老皇帝生气了,故意要晾他一段时间,让喝饱了东南风,脑子更清醒一些。 不过,由于魏珠的提前透风,玉柱心里有了底,丝毫也不着急。 在众目睽睽之下,玉柱足足站了一个时辰,才被叫上了三楼。 老皇帝也很熟悉玉柱的脾气了,只要和他绕弯子,他就敢从京城绕到广州去, 不如直接说了事儿。 “热河行宫的三十六景儿,只剩下了三十一景,皇太后额涅的寝殿居然走了水,你说该怎么办吧?”康熙抚弄手里的佛珠,不冷不热的看着玉柱。 玉柱等的就是这一问,便凑到老皇帝的身前,小声说:“您是知道的,我在广州搞了条洋人的商船,您若是许了那条船,来天津卫做买卖,我敢保证,内库一年又可多三十万两银子的纯收入。“ 暂时不可能是船队,玉柱采取的就是慢慢拱卒的办法。 只要皇帝缺钱花,玉柱就会潜移默化的引他入了套中区区一艘洋人商船而已,能够翻得起什么大浪呢? “若闹出纠纷,会不会有损国威?”康熙依旧是好大喜功的作派,担心惹来麻烦。 实际上,康熙身边的洋人,早就不少了。大名鼎鼎的汤若望,汤玛法,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肇庆府修的第一座洋庙,康熙也是知道的。 “若有纠纷,就包在我的身上好了。该砍脑袋,就砍脑袋,该罚银子就罚银子,绝不姑息。”玉柱每敢提办造船厂的事儿。 因为,他心里明白,提了此事后,若是被康熙否决了,就再难有机会张嘴了。 不能操之过急,等康熙尝到了洋货贸易的巨大利益之后,玉柱水到渠成的就可以把事儿办了。 戊成变法时,康有为这个狂人,竟然建议光绪帝,把满清的保守派,全砍了脑袋。 这不是脑子进水的作死,又是什么呢? (ps:忙的要死,坚持更了两章,实在是不容易了。求赏几张月票,应该不过分吧?) *** 第(3/3)页